特征特性
植株半匍匐,茎秆粗壮,叶色鲜绿,幼茎绿色,花白色,结荚位低
。株高50-70cm,主茎分枝数9.2个,主茎节数11.5个,单株荚数4.5个,每荚粒 数5个,单株粒数21.5粒,单株粒重4.7g,百粒重21.68-23.60g,荚中等偏大,籽粒淡绿色,圆形、种脐白色。籽粒品质优良,粗蛋白22.1%,粗脂肪1.0%,水分11.4%。 全生育期75-80天,属中早熟品种。抗旱、抗倒伏、耐根腐病。
产量表现
1993年品比试验产量1143kg/公顷(亩产76.2kg),比对照当地绿豌豆增产19.6%.;1995年宁南山区区域试验两点平均产量897.15kg/公顷(亩产59.81kg),较对照当地白豌豆增产9.48%,较对照当地麻豌豆减产9.04%;1996年宁南山区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产量1397.1kg/公顷(亩产93.14kg),较对照当地白豌豆减产10.5%,较对照当地麻豌豆增产0.21.%;1996-1997年西吉多点示范种植,产量1257-2145kg/公顷(亩产83.8-143kg),比对照当地绿豌豆增产15.4-49.6%。大田种植一般产量1200-1950kg/公顷(亩产80-130kg)。
栽培要点
1. 适期播种:3月下旬播种为宜。
2. 合理密植:播量195-240kg/公顷(亩播量为13-16kg)。
3. 轮作倒茬:间隔3年以上,切忌重茬和迎茬。以麦茬最好,其次为莜麦、洋芋、糜谷等茬口。
4. 合理施肥:施优质农家肥30000kg/公顷左右,P2O5 375 kg/公顷左右,纯N37.5-45kg/公顷。
5. 田间管理:及时防治苗期潜叶蝇和中后期豌豆象,生育期间及时中耕除草
[1] 。
种植区域
适宜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地区的山坡地、梯田地和川旱地种植。